在葉孤城的強烈要求下,葉孤陽還是沒能按照心中的想法處置皇帝,而是直接殺了。
這場複國行動成功後,朝堂上幾乎血流成河。
凡是有皇室血脈或是有姻親關系的人都被葉孤陽下令殺了個幹淨,他可不想留下什麼後患。宗室全滅,普通官員也死了不少。
為了施恩,葉孤陽沒有把皇帝的後宮嫔妃全部殺光。反正他早年就派了古十一進宮當禦醫(不記得的親請回頭看看第11章,裡面有隐晦的暗示過),暗中施以手段,皇帝根本就沒有了生育能力。
沒有皇子的後宮嫔妃們,葉孤陽也沒有必要趕盡殺絕。他隻處死了幾個家族與皇帝關系緊密的高位嫔妃,那些娘家與皇帝沒有多大關聯或是娘家已經向他投誠了的嫔妃,葉孤陽都把她們放回家了。
然後就是他的登基大典了。
葉孤陽乃前朝皇裔,複國登基名正言順,那些看重正統血脈的文官當然沒有意見,而那些武官先前就被皇帝架空了兵權,沒有戰争的時候手下就連一個兵也沒有,面對葉孤陽的幾十萬大軍,哪裡敢有意見。
說到大軍,這就要提到前朝的建立了。
前朝建立之前,葉氏是當年的世家望族,家族十分繁榮,在百姓心中威望也很高。那時候皇帝昏庸,奸臣當道。葉氏當時的族長為了家族的長久,收攏勢力起義,各地起義的老百姓紛紛投到葉氏軍麾下。推翻了腐朽的政權後葉氏族長衆望所歸的成為了皇帝。
但是沒有千年的皇朝,隻有千年的世家。
因此當時的開國皇帝讓自己的堂弟帶着葉氏家族的部分勢力歸隐,以保全實力,為葉家人留一條後路,這就是葉氏一族的旁支。
小太子逃出去後能在大将軍的追殺下活下來,并且白雲城的發展也十分迅速,就是因為得到了隐藏下來的葉氏力量的幫助。
而一直以來,本朝的皇帝都知道白雲城主的真正身份,卻不敢光明正大的動白雲城,為什麼?還不是因為他們的皇位來得不正當,害怕白雲城來個魚死網破。而且當年叛逆的那個大将軍是當年皇帝的心腹,對葉氏的力量也有所耳聞,因此現在的皇帝也十分忌憚勢力不明的葉氏。
葉氏的力量雖然由明轉暗,無法大肆的擴張,但好歹也是傳承了将近千年的世家。一塊石頭放了近千年也成石精了,更何況還是一個家族。葉氏到了葉孤陽和葉孤城這一脈,血脈雖然有些凋零,但暗地裡的勢力卻非常大,各地各處都有葉氏安插的暗子。
國之根本的軍隊更是葉氏安插人手的重中之重。
百餘年來,葉氏安插的暗子都已經成為軍隊的高層人物。
葉孤陽這次為了萬無一失,不光動用了被他用煉心蠱控制的暗子,就連葉氏的暗子都動用了一半。
因此他雖然沒有虎符,但也能調動十多萬大軍為他效力,還有十幾萬大軍他雖然不能調動,但讓他們兩不相幫按兵不動還是可以的。
在月圓之夜,葉孤陽抓了皇帝後,那些兩不相幫的軍隊也投誠到他麾下了。
有了這幾十萬大軍當後盾,葉孤陽又以雷霆般的速度殺光了皇室成員,那些有意見的人也變得沒有意見了。
至于那些有小心思假投誠的人,葉孤陽還是決定等他登基後安穩下來再慢慢的解決。
花了幾個月的時間,把以前被逆賊摧毀的葉氏皇家祖廟重新修建完善,并且把葉孤陽的曾祖父、祖父和父親的靈牌都遷入祖廟,才開始準備登基大典。而葉孤陽也利用這段時間把那些負隅頑抗的皇帝黨羽全部剪除了,以防他們在登基大典上搗亂。
二月二,龍擡頭。
這日天剛剛破曉,青灰色的天空依稀還能看到月亮的影子。紫禁城内燈火通明,欽天監的計時官一絲不苟的守着沙漏。
寅時,禮部官員已分别到天壇、祖廟告知葉氏祖先。
寅時三刻,三十六擡的銮輿在前,浩浩蕩蕩的隊伍由乾清宮緩緩地向着奉天門而去,欽天監鐘鳴聲也适時而響,配合的竟是分毫不差。
葉孤陽穿着龍袍,先是到奉天門禱告,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早早等在承天門前,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,他們經過金水橋進入紫禁城,在午門外的廣場上,以文東武西的方式跪在禦道的兩側,等着葉孤陽從奉天門下來。
禱告的内容是由翰林院學士編寫,繁瑣至極,但葉孤陽還是鄭重的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完了。
然後司禮太監宣布皇帝進殿,葉孤陽伴着文武官員恭迎聲,登上奉天殿内象征着無上皇權的寶座,接受文武百官行三拜九叩之禮。